阴历阳历对照表,农历、阴历、阳历?你想知道的都在这儿,一篇搞明白

2023-02-03 20:01:08

旧历、阴历、阳历都是历法。

历法是指一年中的月数、日数、月日数人工设计出来的,与天体运动的周期有一定的关系,毕竟是生活中的地理。

世界上各个国家和民族的历法很多,所有的历法都可以归纳为三类:太阳历、太阴历和阴阳历。

阳历简称阳历,当今世界通用的公历是阳历的一种。

太阴历简称阴历,是当今世界信仰伊斯兰教民族的共同历法。

阳历是阳历和太阴历并重的历法,既有阳历的成分,也有太阴历的成分,我国传统的农历是阴阳历。

首先明确几个地理概念。 月亮绕地球公转,朔望月变化的平均周期为29.5306天。 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公转一周为365.24219天,称为回归年。

一、太阴历我国古称月亮为太阴,顾名思义阴历是根据月相的变化即朔望月的长短而制定的历法。

太阴历的目标就是追求历月的平均长度与朔望月的长度一致。

朔月变化的平均周期为29.5306天,所以阴历月的平均长度尽量接近这个数字。阴历的每一天要反映出月相特征,有其月相意义。阴历全年分12个月,有大月和小月之分,单数为大月,每月30天;双数为小月,每月29天。月相的平均变化周期为29.5306天,要左右晃动这个数字,又要保证天数,所以每月29日或30日。

保证天数为整,这是所有历法的基本原则。

这样的话,农历的一年就是:30*6 29*6=354天。 这就是阴历的长度。 与阳历不同,是阴历没有闰年的说法。

这意味着什么? 表示农历一年的长短与回归年(365.24219天)无关。

农历每月的天数是:

354/12=29.5天

比朔望月(29.5306天)少0.0306天。

旧历有设定规则。 30年共有360个日历月,有191个大月和169个小月。 让我们计算一下:

360个月的天数:

191*30 169*29=10631天

朔望月360日如下。

360*29.5306=10631.016天

这样两者就非常接近了。

问题是,360个月中哪个是大月? 哪个是小月? 并不像阳历那样固定,必须通过计算来决定。 根据月相的变化,朔被定为第一天,即初一。 上弦月是初七、初八,最好是十五或十六点,这时是满月。 二十二、二十三点是下弦月。 朔望周期接近30天的为大月,接近29天的为小月。 一般来说,15个月中,有8个月的大月、7个月的小月。

农历一年有354天,比复出年轻11天。 3年后减少1个月,16年减少半年。 而且,可以看出寒冷和炎热是相反的。

因此,该历法与四季变化不一致,也不适合农业生产安排。

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国的历法都不采用阴历,但大多数古文明都是从阴历开始的。

目前使用农历的主要是宗教,它是全世界信仰伊斯兰教民族的共同历法,了解农历就能理解伊斯兰教的宗教活动安排。

二、太阳历太阳历,从名字上就可以看出是根据太阳制作的历法。太阳历追求的是平均年的长度与回归年的长度一致。

现行的阳历是西方历法,是阳历的典型代表,目前世界通用。

地球绕太阳一周约365天,准确数字为365天5小时48分46秒,全天换算为365.24219天,称为回归年。

公元经过几千年的历史形成了我们今天的样子。 在过去的几千年里,人类对它进行了各种改造。 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追求平均年长和回归年长一致。 农历把一年划分为十二个月,每月天数与朔望月没有任何关系,这与农历不同。

公元有一个重要口诀,叫“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再闰”。

公元前3000年,古埃及人发现尼罗河泛滥与天象有关。 他们把一年定为365天,把天狼星和太阳同时升起的日子作为一年的第一天。 一年分为12个月,每月30天。 把年剩下5天作为年末的节日,不计入某个月是古埃及的阳历。 其一年的时间为365天,比回归年少5小时48分46秒,也就是0.24219天,4年相差近1天。 120年后将相差近30天,为1个月。 随着时间的流逝,冷与热逆转了。

公元前46年,罗马司令尤利乌斯凯撒根据埃及阳历引入了闰年的概念。 常年365天,第四年是闰年,加上一天就是366天。 这就是“四年一闰”。

该历将一年的十二个月分为大月和小月,单数月为大月,月为三十一天; 双数个月是小月,每月30号。 二月很特别,常年29天,闰年30天。

这个历法和现在的公历很相似,是现在公历的前身。 儒略历在第七个月以恺撒命名,为了纪念这次改革,改名为“儒略月(July )”。

后来,公元前9年,凯撒的继承人奥古斯都改革了历法。 他把自己出生的月8月改成了他的称号。 英语八月是August。 就这么来了。 同时将8月、10月和12月全部改为31天,2月、9月和11月全部减少1天,2月常年为28天,闰年为29天。 这和我们现在公历每月的天数完全一样,叫做奥古斯都历。 奥古斯都历法只是改变了月份的天数,没有改变年份的长短,所以只能说是儒略历的一种。

儒略历设置了“四年一次闰”的规定,因为一年有365天,所以每年多计算0.24219天,四年多计算0.96876天,实际上不到一天,四年多计算一次闰0.03124天。 每年平均起来,每年多计算0.00781天。 每128年多0.99968天,差不多一天。 所以西方社会还必须改革,这个改革持续了一千多年。

直到20世纪70年代,一位名叫路易吉.里奥的意大利退休医生决定在退休后修改日历。 他向当时的教皇格列高利十三世提出了方案。 方案中最有名的改革是每400年扣除三次闰年。

教皇组织多人研究讨论,最终被教皇录用,1582年称为公历,即现行的公历。

阳历最重要的改革是“百年不闰,四百年又闰”。 根据儒略历,如果每年多计算0.00781天,那么400年就会多3.124天,约多3天。

为了追求平均年和回归年的一致,每400年需要减去3天,即3个闰年。

阳历规定,如果年数为100,闰年必须为400的倍数。 即使年份是4的倍数,也不能是闰年,而不是400的倍数。 这样的话,400年间正好减少3天。

格里高利历在400年里,有平年303个,闰年97个拿出计算器来计算一下吧。

65365*303366*97(/400=365.2425天

阳历的平均年数已经非常接近回归年。 但是,还是有误差的,平均每年相差近0.00031天,3300年接近1天。

我国在1912年采用了公历,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仍采用公历,同时保留我国农历和二十四节气。

三、阴阳历阳历是阳历与太阴历相协调的历法,既有阳历成分,也有太阴历成分,但太阴历成分是最基本的。

我国传统的农历就是一种阴阳历。农历又称农历、农历、夏历。 平时,阴历是我国的农历,但与阴历有本质的不同。

为什么太阴阳历既有太阴阳历又有太阳历的成分呢? 因为那个历月体现农历,日历年体现阳历。

阳历的历月制度是太阴历的体现,其历月以朔望月的长度为依据,历月的平均长度接近朔望月。 这与太阴历一致,月历的每一天都有其月相之意。

太阴阳历大月30日,小月29日,但大月未必间隔出现。 每年的天数是354天或355天。

我国农历把朔定为第一天,即初一。 上弦月是初七、初八,最好是十五或十六点,这时是满月。 二十二、二十三点是下弦月。 朔望周期接近30天的为大月,接近29天的为小月。

阳历的历年制度是阳历的体现。 也就是说,该日历年的平均长度接近回归年,这又与太阳历一致。

但是,由于公历的1年为365天或366天,比阴阳历12个月的天数多11天,所以在阴阳历中采用设立闰年的方法进行调整。 其目的是使阴阳历月与四季基本一致,寒暑不可逆转。

但是,阴阳历的闰年和公元的闰年有本质的区别。 闰年才12个月,闰年比常年多一天,这一天多在2月。阴阳历是闰年有13个月,闰年比平年多一个月。这个月是闰月,采用阴历制度,所以是29天或30天。这类太阴阳历的闰年约为384天或385天。

这与公历的一年大不相同。 为了追求历年的平均长度与回归年一致,我们会想办法。 根据国家和民族的不同,历史时期设定的规则也不同。我国的农历历史由来已久,在公元前就已经设定了19年7闰的规则。

阴历十九年七闰共朔望月数三百六十

12*12 7*13=235

朔望月235个天数为:

235*29.5306=6939.691天

19次回归年天数为:

19*365.24219=6939.60161

可见两者非常接近,19年仅差0.08939天。

年之差为:0.08939/19=0.0047天

因为每213年就有一天的误差,所以即使采用“19年7闰”的规则,我国的农历也会每200年修正一次。

还有一个问题。 农历闰年多一个闰月,你把那个放在哪个月里? 秦汉时期就有规定,此后随着时间的发展,规定必须与二十四节气相联系。 也就是说,闰月在哪个月取决于二十四节气。 因此,我国实行公元后,有必要同时保留传统农历和二十四节气。 因为它们是不可分割的。

四、农历与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是利用我国古代人民长期积累的经验和智慧创造出来的,最初指导农业生产,但随着时代的变迁,至今仍影响着我们的衣食住行。 2016年二十四节气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二十四节气其实也是历法。

阳历追求的唯一目标是平均年的长度和回归年的长度一致。 现行的阳历规定“四年一次的闰、百年一次的闰、四百年一次的闰”,但每隔3300年就有一天的差别。 以及二十四节气每一年的长度都与回归年完全相等,所以说它是一种特殊的阳历。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在黄道上的运行周期。 黄道用太阳黄经等分为24段,每段15度(360/24=15 ),被称为1气,共计24气。

二十四节气分为两组,节气和中气。

一组是太阳黄经15度的单数倍,称为节气。清明时节太阳黄经15度,立夏时节45度……一年有12个节气。

另一组是太阳黄经15度的双数倍,称为中气。如谷雨时30度,不满时60度……一年有12个中气。

具体来说,哪些是节气,哪些是中气,详见下表。

从表中可以看出,两个节气间必有一个中气,两个中气间必有一个节气。

我国农历以十二个节气将回归年分为十二个节月,节气是节月的起点和终点,中气是节月的中点。

前面计算的节日月亮的平均长度是:

365.24219/12=30.4368天。

农历一个月的长度是29天或30天。 一个月的长度比农历一个月的长度长。 也就是说,节气和中气会随着农历日历月的日期一天比一天晚,出现在最后一个日历月。 只有节气没有干劲的现象,把这个月称为“无中之月”。 这个沉闷的月亮是农历的闰月。

那一年加一个月。 这一年是农历的闰年。 闰月出现在农历的某个月之后,叫做闰某月。 例如2020年庚子年有闰4月。 这个月没有空气,是农历四月之后,所以被称为“闰四月”。

农历的月号也由二十四节气决定。

我国采用“以中气定月序”的原则,还记得前面提到的12个中风吗? 是太阳黄经15度的两倍。 例如,以下雨的旧历月为正月,春分出来的月称为二月,谷雨下的月称为三月,按顺序类推。 要注意的是,农历叫正月、二月……十月、冬月、腊月,一般没有一月、十一月、十二月的说法,与公历不同。

具体的中气与农历月序关系详见下表。

也许有人会怀疑农历的哪个月是29日。 哪个月有30天? 具体到哪个月为止没有中风?

因为这确实很复杂,所以这个计算工作由中国科学院南京紫金山天文台专门负责。 首先农历每个月的开头是“朔”,十五是“望”。 这需要进行正确的计算和观测,确定大月和小月。 月亮的大小有时以间隔出现,有时连续两个月或连续两个月出现。 然后根据二十四节气,满足中气定月序,计算闰月。

五、几种历法优缺点比较公历是当今世界通用的历法,具有简单易记、每月天数固定且日历年平均长度与四季变化非常接近的优点。 缺点是每月的天数有点不同。 如: 1月31日,2月28日,3月31日,不利于生产生活的安排。

虽然农历体现了月相的含义,但由于与四季变化无关,会发生冷暖逆转现象,也无法指导农业生产,所以现在只使用伊斯兰教。

阳历的优点是阳历月能体现太阴历,与朔望月一致,体现日月相,赏月能大致猜出是什么时候。 知道太阴历的日期,还有一些有利的地方。 例如,海洋潮汐与月球有关。 可以准确地每小时看潮水,控制轮船出港日期。 另外,战争时代在沿海城市战争也可以利用潮汐。 ……阳历的历年体现了阳历,与四季基本一致,不会出现冷暖逆转现象,有利于配合二十四节气指导农业生产。

阳历的缺点是常年和闰年的天数相差太大。 另外,每月是大月还是小月不是固定的,需要计算。 另外,闰年的放置方法很复杂,与二十四节气相关,计算方法不容易掌握。

这样,每个历法都有优点和缺点。 这在《易经》中明确了,世间万物有阴就有阳,有阳就有阴,阴就是阳,阳就是阴,而我们中国人讲究阴阳合一。

地理知识很有趣,喜欢的朋友请关注。 下一期也将继续共享生活地理。

阴历阳历对照表
上一篇:2023年化解五黄煞的最好方法,阳宅各种神煞化解
下一篇:命里有大财的农历生日,农历这三个月生日的人,今年是贵人,财运发红发紫!
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