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的由来和风俗简介,冬至的由来和传说

2023-02-03 23:41:58

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传统节日,至今仍有不少地方有冬至的习俗。 冬至俗称“冬祭”、“长至祭”、“亚岁”等。 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冬至了。 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定的之一。 时间介于每年的阳历12月22日或23日之间。

在我国,冬至在古代很受重视,冬至被认为是一个很大的节日。 曾经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还有庆祝冬至的风俗。 《汉书》年“冬至阳春,君道长,故贺”。过了冬至,白天一天比一天长,阳春回升,既是节气循环的开始,也是喜庆的日子。 《晋书》年记载:“魏晋冬至乃万国及百僚称贺……其仪不亚于正旦。” 说明古代对冬至的重视。

冬至有吃饺子的风俗

现在,有些地方把冬至作为节日来度过。 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馒头的习惯,南方地区有这一天吃冬至米粉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 各个地区在冬至那天有祭天祭祖的风俗。

冬至庆典始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 《清嘉录》年还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 这表明古人非常重视冬至。 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被认为是天赐之福。 汉朝把冬至定为“冬节”,官吏举行庆祝仪式称为“贺冬”,定期放假。 《后汉书》有“冬至前后,君子静身,百官断事,不听政,择吉辰后省事”的记载。 所以,这个天朝庭院放假,军队待命,边塞封闭,商旅歇业,亲朋好友各自用美食送礼,互相走访,欢度“安身立命”的节日。

唐宋时期,冬至是祭祖日,皇帝这一天在郊外举行祭礼。 民众在这一天要对父母进行尊崇的崇拜。 现在也有在冬至那天庆祝节日的地方。 古人认为,冬至是阴阳枢支的日子,这一天之后,阴气消失,阳气变长。 冬至,皇帝去天坛祭天,第二天在太和殿接受文武百官的朝贺。

冬至传说之一

以前的北京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 传说汉朝时,北方匈奴经常骚扰边疆,百姓不得安宁。 当时,匈奴人中有浑和屯氏两个首领,十分凶暴。 人们恨之入骨,用肉包之以方,取“泥”和“屯”之音,称之为“馒头”。 通过憎恨食物,平息战乱,可以过上和平的生活。 第一次做馄饨是在冬至那天,因为冬至那天家家都吃了馄饨。

“捏冻耳朵”是冬至河南人吃饺子的俗称。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风俗? 传说南阳医圣张仲景在长沙当官,他回到家乡时,正值大雪纷飞的冬天,寒风刺骨。 他看到南阳白河两岸同乡的衣服没有遮住身体,很多人的耳朵都冻烂了,心里非常难过。 请他的徒弟在南阳关东盖一间医生小屋,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药放在锅里煮,取出来切碎,用皮做成耳朵形状,然后放在锅里煮,制成一种叫“祛寒惩耳汤”的药给人们吃。 吃过饭后,村民们的耳朵完全好了。 此后,每到冬至人们都模仿着吃,于是形成了“冻耳朵”的习惯。 后来被称为饺子,有时也被称为“扁食”或“烫手山芋”,据说吃冬至的饺子不会冻。

冬至传说之二

据说冬至吃狗肉的风俗始于汉朝。 传说,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樊哙煮的狗肉,尝起来美极了,赞不绝口。 从此民间形成了冬至吃狗肉的风俗。 现在的人们在冬至这一天,吃狗肉、羊肉,还有各种各样的滋补食品,希望明年有好兆头。

冬至传说之三

在江南水乡,有冬至晚上全家一起吃红豆糯米饭的习惯。 传说中,有一个叫共工的人,他的儿子没有才华,坏事多,冬至那天死了,死后成了疫鬼,继续残害百姓。 但是,这种疫鬼最怕红豆,所以人们在冬至那天煮红豆饭吃,用来躲避疫鬼、防病。

冬至的由来和风俗简介
上一篇:2023年7月宜嫁娶,啥时候领结婚证好日子|2023年什么时候领结婚证好?
下一篇:五行缺金最吉利的女孩名字,缺金女孩名字 好听有个性的
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