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放假吗,古代放假有调休吗?

2023-02-11 22:32:17

中国的休假制度从秦汉时期就有了,西汉时期休假制度基本形成。 汉代官吏在职期间为“寄宿制”,一般住官衙,不与家人同住。 他们五天可以休一次假探亲,被称为“休沐”。 顾名思义是休息洗澡,古代的男人都是长发,五天不洗头发洗澡容易发臭成公,影响公务员形象。

除了周末假期之外,汉代还规定节日从冬至开始,百官都要休长假,放假后另择时间开始工作。

汉武帝的时候,中国人开始过春节,所以有了春节假期。

西汉时,官员还可以花钱买假期。 医生出钱给宫殿添置财物,就可以离开宫殿购物休假。

同时到了特别的休息日,也会有对应的假期:

夏至之日,为官不省事,休吏。

冬至和夏至各休息一天。

个人事假:

个人假期分为两种,一种是因功过请假的“预告”,另一种是因病请假的“预告”。

“预告”是官员对国家有功者依照法律规定给予休假的。 这本史书里有的是。 基本上汉朝的大将军们远征回来已经预告好几天了,你要休养一下。

告假是指因身体不适而请假的病假。 汉律规定,官员请病假超过3个月的话,就直接免官。 国家本来就不养活闲人,过了三个月皇帝就会下一个告状,让他可以继续戴乌帽子治病。 这一规定有效避免了朝廷官员病假不上班就要工资的存在,保证了中央和各级政府的有效运转。

父母丧假:

西汉时,丧假为36天。 例如,历史上西汉的背锅丞相翟方进就曾记载,方进为丞相时,后母去世时,同时下葬三十六天,除了看事情外,以为身上具备汉相,不敢超越国家之制。

规定直系亲属、旁系亲属、五服内亲属,汉制在文帝遗嘱后,国家始终服从。 大功十五日,小功十四日,悔麻七日。

到了西汉末期,服丧的长度一下子增长到了三年。 哀帝即位,让博士弟子的父母服丧,郑重地宣告了三年。

魏晋南北朝时开始出现官与官之间相互轮休制度,为合乎人性化管理,各朝代开始采用。

从唐代开始,官员就不用在官署寄宿了,下班后直接回家。 大多数官员可以回家和家人一起住,所以每五天休一次短期假取消,休假制度从五天一次改为十天一次。

那个唐朝人的假期减少了吗? 不,应季假期少了,但节日假期多了。 唐玄宗时期,关于假期的红头文件《假宁令》被发放,规定“元正(元旦)、冬至(元旦),每个假期给七天”。 这样,唐朝人比现代早了一千多年发明了“黄金周”。

唐朝是历史上玩得最多的时期,唐朝的休假制度存在很多漏洞,大臣可以申请休假

。注意,不是申请他一个人的假期,而是申请给全体官员的假期。

在介绍唐朝的休假制度之前,我们有必要先讲讲唐朝的官员是怎么上班的。

中央官员:

凡尚书省官,每日一人宿直,都司执直簿一转以为次。凡内外百僚曰出而视事,既午而退,有事则直官省之;其务繁,不在此例。

唐代官员每天早上升起时上班,中午便回家,只办公半天。剩下的时间你爱打高尔夫爱钓鱼还是爱逗蛐蛐爱玩鸟都随意。但是各部门每天要有一人值下午和晚上的班,是为“宿直”。特别的,公务繁忙的部门就没有这待遇了。

地方官员:

唐代地方官员跟中央完全不同,州县的官员不用值夜班,但是每天要做两班,称为朝衙和晚衙。

唐国风法,官人政理,一日两衙,朝衙晚衙。须听鼓声,方知坐衙,公私宾客候衙时,即得见官人也。

朝衙为上午5点到上午11点,晚衙为下午5点到晚上9点,中午可以休息。

幕府官员:

幕府官员的上班时间几乎无文献记载。但是我们可以知道幕府官员上班时间很弹性,很像现在的大公司,毕竟只是决策支持官,完全只看你上司是个什么样的人。你上司是个工作狂那你就得天天坐在那里干活,如果你上司来无影去无踪,那你也可以移动办公。

知道了唐朝官员这欢脱的上班制度,再来看看唐朝官员这令人羡慕的假期:

旬假:

可能是由于唐朝洗头技术的提升,也有可能是唐朝的官员实在太闲了,所以5日假改成了9日假,每月的十日,二十日,三十日(或二十九日)休息一天。

节假:

休假七天的:元旦、冬至

休假四天的:寒食节+清明节联合放假

休假一天的:

正月初七

正月十五上元节(元宵节)

春秋二社(拜土地神,闹猫月的上戊日)

二月初八(释迦牟尼出家日)

三月初三上巳节(轩辕黄帝诞辰)

四月初八(释迦牟尼诞辰)

五月初五端午节(甜粽子节!)

三伏

七月七日七夕节

七月十五中元节

九月九日重阳节

十月一日(送寒衣,中央官员可凭此节假日领一套防寒服)

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

名人诞辰:

李唐王朝以老子李耳的后代自居,所以每逢二月十五老子生日还要休假三天,唐武宗以后改成一天。

同时,在位的皇帝的生日大家也要休息一天。

辍朝假:

传说中的不可抗力假。也就是说日食,星变这种事都能当作放假的理由。

同时,下大雨下大雪也直接放假:跟现在一下暴雪就停课还挺像的。

死人假:

据史料记载,唐朝因为皇族成员去世放假的有16次,因为大臣去世放假的有54次。

婚丧嫁娶假:

祭祖给5天假,祭季节每季给4天假。

父母健在的,每三年允许回家探亲一次,每次30天。

父母去世的,每五年允许回家扫墓一次,每次10天。

给自己家孩子加冠(孩子20岁并且不是弱智),3天。

五服内亲人加冠,1天。

自己结婚9天,直系5天,旁系3天,五服内1天。

田假:

这些官员家里都是有田的,所以每年的五月和九月给田假十五日,回家务农...

至于探望父母还有特别的规定,按照父母离工作地点的距离还有以下规定:

x<1000里󈅔天

1000里<x<2000里󈅞天

2000里<x<3000里󈅨天

3000里<x<4000里󈅲天

x>4000里󈅼天

宋代休假制度基本延续了唐代,但是比唐代还要再宽松一些。

 旬假:基本上跟唐朝一样。

节假:

七天假(三大节):岁节(春节)、冬至、寒食(冬至后的第105天)

三天假(五中节):

圣节(皇上和太后的的生日)

上元(元宵节)

中元(七月十五鬼节)

夏至

腊日(冬至之后的第三个戌日)

一天假(18小节):

春社(立春后第五个戌日)

秋社(离休后第五个戌日)

上巳节(三月三日)

端午、重阳、立春、人日(正月初七)、中和(二月一日)、春分、立夏、三伏、立秋、七夕、秋分、授衣、立冬。

真宗之后又规定了五个新的节假日:

五月三日天庆节𔀣天

七月一日先天节𔀣天

十月二十四日降圣节𔀣天 (圣祖降临)

四月一日天祺节𔀟天

六月六日天贶节𔀟天

婚丧嫁娶假:跟唐朝差不多。

文官父母去世放假27个月,武将父母去世放假100天。

死人假还有直系的7天,四服以内的4天,五服1天。

病假:

请病假的时候要找两个同事担保确实是病了,并且要单位开证明确实是病了才能请假,一次给予100天的假期。

超过100天的自动解除职务,由皇帝决定是否复用。按照我们的统计来看,复用率大约50%左右。

休假需要提前告假,如果你没有提前告假,就会被罚钱甚至是罢官,唐宋时期除了几天一休之外,还有许多的节庆假日。如果皇帝哪天心情好,或者说遇上喜得贵子等高兴的事情也会放假。

另外,宋朝的地方官衙,每年腊月二十就停止办公了,叫作“封印”,让官员准备回家过年。

那什么时候“开印”呢?只要在来年的正月二十前即可。这样算下来,宋朝官员过年时实际能放假一个月。

此外,宋朝还有很多奇葩的临时假日。比如太祖父亲腊月初七去世,就曾放了七天假。仁宗的母亲腊月初十生日,就曾放了三天假。

真宗时,因传有“天书下降人间”的祥瑞之事,又将正月初三日定为“天庆节”,放假五天。这样算下来,宋朝的实际假期加一起比唐朝还要多一些。真心感觉宋人的生活幸福指数达到了古代的高潮!

元朝假日大幅减少,元朝统治者觉得生命在于运动,工作就是休息,官民们全年的节假日减少到了16天。

接下来是明朝:

明朝的统治者对百官管理比较严格,最恐怖的是朱元璋时代,他自己是个工作狂,因此也不许员工休息,一年只放假三天。

永乐之后能享受到旬假的只有两类人,一类是翰林院的庶吉士,每五天休息一天,并且休息的时候,还有兄贵贴身保护:

翰林院庶吉士,五日一休沐,必使内臣随行,且给校尉驺从。

还有一类是国子监的学生:

国子学之设自明初乙巳始。惟朔望给假,馀日升堂会馔,乃会讲、复讲、背书,轮课以为常。

节假:

冬至放假3天,元宵节放假10天,元旦放假5天,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清朝呢?也彼此彼此,所有假期最多不超过50天。

纵观古代假期长短的变化,本质上体现的不光是统治者人性化的增减,也是朝廷对社会管控程度的变化——越是专制的时代,就越需要加强对社会的管控,官员的假期也就越少。

至于古代法定假日有没有调休?我想大约的确是没有的吧。

冬至放假吗
上一篇:为什么三年内不烧寒衣,2018寒衣节是什么时候,寒衣节是什么节
下一篇:躲春是什么意思怎么躲,“逢立春要躲春”,什么人要躲春?又是怎么一个躲法?
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