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鬼节哪个最恐怖,中国四大鬼节

2023-02-12 00:12:08

上次我花了整个时间谈论西方的万圣节,他们的万圣节因为缺乏宗教的注入和家庭崇拜的观念而变成了狂欢节。 当然,我说的是美国式的万圣节。 老牌的欧洲国家还是保留了祭奠先人的传统。

但相比之下,我们中国对先人的祭祀却相当庄严隆重。 众所周知,我们的传统文化有三个鬼节:清明节、中元节和寒衣节。 但我们严格地说,实际上中国有四个鬼节,还有一个上巳节。 但明清以来,这个延续了千年的重要节日逐渐与清明节合二为一。 但是我觉得有必要和大家好好谈谈这个上巳节。 毕竟他是从春秋时代开始的,有很长的历史。

按那套老规矩,说话要从根本上说起。 让我逐一谈谈我们四个节日的由来。

其实在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传统节日一般分为人祭、神祭、鬼祭。 例如,我们熟悉的春节、中秋节等都是人过的节日,神节一般是中国古代的神节:三月三祭沐浴、六月六祭龙王、九月九祭天。 当然,这些节日至今已经脱离了两千多年前的原始功能。 还有我们熟悉的三大鬼节,清明、中元、寒衣节。

上巳节:

先谈谈上巳节吧。 上巳节其实是我们刚才说的神节三月三日。 这也是上巳节比较特殊的一点。 那既是鬼节也是神节,所以从这里开始吧。 首先是神节的来源。 上巳节的第一个活动主要是“砺[f x]”。 这两个字现在不怎么用了。 即使只搬出这两个字在路上问个人问题,问10个人也有11个人不知道。 问问题也不一定那个人知道。 这是西周时期常用的一个词,所以他代表了一种非常严肃的巫傩仪式,也就是俗称的祭祀仪式。 当时中国大地上还没有确立宗教,所以佛教刚在印度产生,道教也才出现在1000年后。 所以,当时的西周还是把巫术作为民间的精神活动存在着。

上巳节就是基于这个社会出现的,每年3月3日,人们都要进行“祓除”巫傩之术。 也就是魔女为人们洗刷那一年的灾祸。 主要活动是在河里洗澡,和现在印度人在恒川洗一切的意思一样。 到了先秦时期,上巳节的活动扩展到了两种新的活动:为亲人招魂活动和加入青春结交对象活动。

每年的3月3日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人们认为人的灵魂也和万物一样,随着四季变迁,经历着萌芽、成长、凋零的过程。 所以,人们每年3月3日都会召唤亲人的灵魂,让他们在那边的世界里不会忘记这边世界的人。

唐代是上巳节最盛行的时期,民间到了这个时期不仅要结对饮酒,官方也会组织大宴群臣的活动。 但到了明清时期,上巳节逐渐被民间和政府所淡化,将祭祀和春游活动与清明节融合在一起。

清明节:

那么,接下来谈谈清明节吧。 这个清明节是唯一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特殊日子。 因为直到唐代,人们才习惯上巳节。 清明节当时还只是节气。 到了唐朝,上巳节和清明节的度过方式也差不多,是并行的。 但是到了明清以后,上巳节被引入清明节,清明节的活动也越来越丰富了。 春意盎然、禁火、寒食、祭祀。 纵观清明上河图,那里记载了除扫墓以外的很多民间活动。

你知道清明节是怎么来的吗? 而且为什么吃冷的食物? 这些其实是传说和习俗相互交织发展的。

首先,这个节气和节日为什么叫清明? 《淮南子-天文》据记载,冬至过后105天,清明风至,“万物至此,皆清清明”。 “清明”一词就是这么来的,清明之前的三天,需要寒食禁火。 这种禁火其实来源于先秦时期的改火习惯。 因为在古代,万物有灵,火也不例外。 所有的东西

之后,人们在珍惜供奉火灵的时候,会定期打扫使用的火种。 将其熄灭,使旧火死亡,重新点燃新的火种,这叫做改火。 这就是寒食节的前身。 改了火也不能在那个时候熄灭重新点燃,所以人们把时间定为三天,灭火三天后再生新的火比较有效。 所以,这三天,大家只能啃菜叶。

但是,此后,改火的风俗并没有持续。 反倒是吃凉东西的风俗流传至今。 除了这一历史沿袭的因素外,当时人们还把介子推“不言禄”的传说与清明节联系起来。 那么,让我们再简单谈谈介子推这个“不言禄”的典故吧。

首先,介子推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忠臣。 他的主人曾被称为“重耳”。 重耳当时受到迫害,被迫流亡,流亡时代受到屈辱,最终为生计所困。 介子推看到昔日的主人如此境遇,不由得从自己大腿上切下一块肉,重耳料理。 你没有错。 就是给他的主人吃自己的肉。 这种博爱很像佛教中老虎的故事。

介子推就这样救了主人的命。 峰回路转,19年后,重耳再次成为国君,也就是当时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 东山再起后,开始陆续奖励追随自己的人,介子想重耳可以回到王位。 这是天意,他不想接受重耳的奖赏,因为他是否帮助重耳完全无关紧要。 而且,他们认为如果得到了奖金是对自己的侮辱,让接受了这一奖项的大臣们感到不快。 好家伙,圣人让你上车,大家就开始对介子指手画脚了。

晋文公是个重情义的人,一心想着推举自己的救命恩人介子。 然后继续派人把他叫回来,同时答应给他官爵。 但是,也无可奈何,不接受介子推。 晋公不死心,派军队把介子带回来。 介子推举知道官兵来拜托他后,背上老母亲逃进深山。 官兵实在找不到,命人烧山,要用烟火把介子赶走。 结果,这场火灾烧了三天三夜,到了也没有看到介子推着的人影。 大火熄灭后,人们进山搜索,发现介子推和他的老母亲抱着一棵大树被火烧掉了。 晋文公知道后很后悔,晋文公为了纪念这个大忠臣,把这座被烧毁的山改名为介山,在山上为介子建了祠堂。

大火烧了三天三夜,晋文公为了纪念介子推,下令以后全国三天不能生火吃热饭,只能吃凉食物。 这是对清明节民间故事的解读。

中元节:

我简单介绍了清明节的由来,接下来就谈谈中元节吧。 这个中元节也来了不少呢。 中元俗称七月半,也就是七月十五日,七月又称鬼月。 在民间,每年农历七月一日阎王打开了地狱之门,让被困在地狱里的幽灵们来到这个世界上享受暂时的自由。 因此,这个月对民间来说是一个非常糟糕的时间,不仅这个月不能举行婚礼,就是普通的庆祝会也要安排这个时间,否则会被冲走。 这个月是鬼盛行的时期,为什么中元这个名字和鬼没有关系呢? 还有,中元这个词是怎么来的?

其实这个节的由来是儒家三种文化组合而成的许多原始节日。 先谈谈佛教吧。 我想很多人都知道盂兰盆节的图案。 盂兰盆节是指七月十四日和十五日。 盂兰盆节不是以盂兰盆节为起源的节日。 盂兰盆节是梵语“ullambana”的音译,与盂兰盆节相反是悬挂的意思。 根据《盂兰盆经》的记载。

佛陀释迦牟尼佛大弟子目键连想获得六大般若智慧,即实相般若、境界般若、文字般若、方便般若、眷属般若、观照般若六大终极智慧,以报答父母养育之恩。

但是他的母亲已经去世了,没办法,目键连用法眼视察时,看到已故的母亲坠入了六道轮回的饿鬼道,成了“饮食失调鬼”。 这个鬼一看到食物就把食物烧成灰,所以目键连的母亲在饿鬼道里瘦得像骨架一样。 目键连看到后非常伤心,马上在铁锹上吃饭,但不管用什么方法把食物送到母亲嘴里,很快就会变成灰烬。

眼犍连很着急呢。 哭着求上帝帮助的母亲。 但是,佛陀这样说。 “你妈妈罪孽深重。 凭你一个人的法力是救不了的。 必须依靠十方僧众的力量去做。 佛陀建议他,在七月十五日仵僧结夏安居修行圆满结束之日,供奉盛大的盂兰盆节,百味饮食供养十方僧,靠他们的力量才能拯救你的母亲。 ”

对这个“结夏安住修行”说几句话吧。 这是佛教中的常识知识之一。 这是因为夏天雨很多,修行者在这个时期很少外出。 这个时候,各地的弟子们经常聚在一起反省和讨论佛法。 所以被称为“结夏安居”或“夏安居”。

那就继续说眼犍连吧。 目犍连遵照佛陀的指示进行,在僧众“夏安居”的时候准备了盛大的素斋,让佛弟子们享受。 目犍连用这个方法真的让他的母亲脱离了饿鬼道。 后来,佛陀说:“以后佛弟子慈孝的时候,可以在七月十五日这个佛家的人反省的日子里度过。 设百味之餐,供奉盂兰盆节,供养僧侣们。 这样,既能给重生的父母增添祝福,又能为已故的父母脱离苦海,获得欢乐,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所以,7月15日很多人会祭祀故人。 受到了佛家很大的影响。

那么,关于佛家七月十五日的由来,谈谈道家吧。 道教自古以来就有三官三元的说法。 三官是指天官、地官、水官。 他们的工作是天官保佑、地官赦免、水官消灾,他们代表着上天派驻三界的长官。 所有的三界伉生都在他们的眼皮底下,三界内伉生的善恶他们会及时报告上天。

三界不用多介绍吧。 道教的三界与“天地人”相对应的是天界即神界,境界即阴府,人界即人界。 而且,这三位大官的生日与天官正月十五、地方官七月十五、水官十月十五相对应。 这三天是一年中元、中元和下元,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上元天官-紫薇大帝保佑,中元地方官-清虚大帝赦免,下元水官-洞阴大帝消灾。 这就是道教常说的三元三官。

而且,7月15日正好是中元地方官来决定人类善恶的时候。 这样您就明白了吧。 为什么人们要在七月十五日祭奠先人? 那是因为想把这个世界的祝福传达给在阴府的故人。 给地方官“封口费”。

所以,佛教和道教都与祭奠先人的主题密不可分,而我们儒家提倡“以孝治天下”。 这也是“三纲”“五常”的核心理念之一。 孟子这样说。 “道以迩求诸远,事易求诸难。 人人亲其父,长其长,天下平。 “明明应该很近,却特意绕道走很远,明明是简单的事情,却还要特意做困难的事情。 其实,每个人只要接近自己的亲人,尊敬长辈,天下就会变得和平”。

儒家经典《大学》中有一句我们耳熟能详的话。 “知性而后知,知后表诚意,有诚意后正心,正心后修身,正身后齐家,齐家后治国,治国后平天下。 ”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孝道是修身的根本,没有修身就没有后来的齐家治国、平天下。

所以,中元节其实是儒家三大思想共同构成的一个节日吧。 其实是我上次讲的,我们的节日里充满了孝顺,充满了修身之道,我们的节日习俗有我们中国文化的道德规范作为支撑。

寒衣节:

过了中元节,接下来是寒衣节。 寒衣节那天是农历十月初,也被称为“十月一日送寒衣”。 这个季节和立冬有很多联系。 要追溯到先秦时期。 因为在秦朝,十月是岁初的月份,也就是民间常说的“十月朔”。 那是秦历中历史的研究表明,秦人起源于西北地区,大部分是戎羌族(rng qing )民族,对他们来说,十月的新年本来是他们的古老习俗。

你可能不知道,我们现在每年过的春节其实在古代中国一直在变化。 俗话说,“夏建寅”、“殷建丑”、“周建子”、“夏建寅”夏代“寅月”,也就是以正月为年节,一月初为元旦,这就是我们现在要用的春节历法。 《殷建丑》,殷为殷商、商代。 商代以农历“丑月”的12月为年初,以12月初一为元旦。 《周建子》说,周代以阴历十一月“子月”为岁初,十一月初一日为元旦。 至秦代历法变,秦历建“亥”,以农历十月“亥月”为岁初,十月初一为元旦。 这就是我们刚才说的十月朔的说法。

直到汉武帝元封六年,夏历,也就是现在的春节才复活。 后来,篡夺汉朝的王莽和魏明帝暂且改用商历,唐武则天和唐肃宗改用周历,夏历以农历一月初一为“元旦”的这种岁首方式一直沿用到现在。 话有点离题了,回到秦历的十月朔吧。 秦历以十月为岁头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十月是丰收的季节。 虽然我们新生农民的丰收节没有定在十月。 但是,也被指定为秋分这一粮食丰收的时间段,是为了庆祝收获的喜悦。

而当活着的人们衣食无忧的时候,我们中国人原始的生命感情驱使着我们对逝者的感激和怀念。 因此,在秦历的十月朔,人们不仅庆祝丰收的喜悦,还举行祭祀。 所以这个“十月朔”也被称为“十月朝”。

秦朝在中国历史上只存在过短暂的时间,但“十月朔”这一节日却流传至今。 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庆祝仪式消失了,但仍保留着给故人送防寒衣的习惯。

寒衣节除了沿袭这段历史的出处外,还有一个神话故事作为典故。 这就是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 据传,孟姜女的丈夫范喜良被官吏强征。 孟姜女十月一日出发给丈夫送去御寒的衣服。 得知丈夫疲惫不堪,被埋在长城脚下后,哭着摔下长城,用带来的寒衣裹着范喜良的骨灰火化掩埋。 然后自杀了。

总之,无论是历史的沿袭还是神话的故事,寒衣节代表了我们中国人骨子里儒家思想的孝悌之道。 是我们从内在产生的生命感情。

以上是我们中国的四大鬼节。 你看,中国的这个鬼节都充满了孝道道德。 这是与西方鬼节最大的不同,不仅内涵丰富,次数也很多。 那么,这次的翟杂说百科就到此为止吧。 希望这个节目能让我们重新认识我们的“鬼节”。

四大鬼节哪个最恐怖
上一篇:中秋佳节一二香是什么生肖,中秋佳节 十二生肖都喜欢吃什么馅的月饼
下一篇:酝酿是什么意思,小学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课《春》知识点+同步练习
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