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年日历表农历表,讲述:34年之华电记忆 34年之华电情怀

2023-02-23 00:19:25

今天的华北电力大学,已经成为很多新学子梦寐以求的地方。

每次从青年路经过校园西门,我总是感到学校的厚重和温暖。 夜色中,从远处俯视动力楼、图书馆、办公楼的灯光,把学校点缀成高等学府的气势和味道。 二校区日新园小桥流水,牡丹园花香四溢,银杏大道金色的秋意,生动地满足了大学校园的文化内涵。

感受一年四季,随时走进校园,时时绽放出的青春活力和奋发向上的生机,在这里工作的我们,受惠于校园人文环境的滋养,享受着校园风景的独特魅力……

更重要的是,学校经过半个多世纪的积淀,建立了在国内外的专业和学术地位,特别是重点学科电气等专业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 学校被业界誉为中国现代电力“黄埔”,成为培养我国电力人才的摇篮。 这个从摇篮里出来的学子,如今遍布国内外,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然而,现在的这一切,是经过几代华电人不懈的奋斗,才有了今天的辉煌。我加入华电教师已经34年了,目睹了华电这几年经历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我感到非常。

文革时期,在“教育要革命”的背景下,有一段时间“走上小将的讲台”。 那时,我在小学,幸运地首先被选中了,上了语文课。 你在说什么内容,现在已经没有印象了。 只是,我记得手里拿着不大而硬的纸,写着只有在当时才能看到的小字。 这就是现在所说的“演讲”吧。 那时,我梦想着将来长大了,能当老师每天讲课,有这么多孩子在看,该多好。 上初中和高中的时候,经常登台发言、说话,但将来不想当老师。 理想也改变了。 没想到长大后,我真的成了教师,而且还是大学教师,然后度过一生。

从1982年到现在34年,我从一个青年步入老年,不仅是教师这个职业,随着我的成长,我也爱上了孕育着我实现人生目标的华北电力大学,我的生命永久地融入了华电。

2012年,女儿从美国回来了。 恰逢学校公开招聘,她的专业也正好合她的口味,是学校需要的专家。 我鼓励她积极报名,认真准备应聘。 经过几轮的筛选和面试,最终,女儿成为了我校的心理学教师,让我的华电情结继续下去。

我是1958年出生的,与华电同龄。

亲眼见证了华电的发展壮大,走到如今的辉煌,华电一步步走来的历程,让我领悟到自强不息、团结奋斗、热爱学校敬业、追求卓越的华电精神、负责任的大学办学理念。

1982年,我毕业于北京大学,是北大计算机系的第一位毕业生。

当时是计划经济时代,毕业生统一由国家分配。 我们班共有二十六个同学毕业,五个分了高中。 其中一人留在北大计算机系从事行政工作,后来调到公安部。 另外4人分别来到华电、湖北财经学院(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安邮电学院、重庆邮电学院任教。

我报告上写的单位是电力部华北电力学院。 当时,我没听说过这所学校。 值得一提的是,直到1994年计算机应用技术申报硕士点时,到北大请恩师杨芙清院士、王选院院士审核我校学科点资料时,他们还说:“不是有河北电力学院吗? 你什么时候变成华北电力学院的? ”当时华北电力学院的知名度还不够,两位院士并不熟悉。

但我只是以为自己会成为老师。 今后会怎么样? 要教课吗? 上什么课都不知道。 到达学校后,我被分配到了电子计算机教室。 教研副主任孟昭章老师热情地向我们全面介绍了教研室的情况。 当时计算机教室保定与北京是一体的,主任是北京的孟永炎教授,副主任是保定的孟昭章老师和陈宝吉老师两人,教室里保定北京共有五六十人。

1982年的华北电力学院,全校共有一千四百多名学生,师资短缺。 教育机构只有4个系1部,专业6、7人,教师5、600人。 我第一年承担教学任务,每学期至少主讲两门课,共主讲过十多门课。

但是学校发展的速度惊人,新的专业越来越多。

当时,我们经常要出入学校东门。 给一楼二楼的平台上一个醒目的校训:团结、勤奋、求实、创新八个大字,矗立在一进东门就能看到的显著位置。 我已经不记得什么时候站在那里了,但应该在计算机应用专业评估之前。 我还记得1988年电子与教育部评估全国29所试点高校的计算机应用专家时,那8个大字被重新油漆过,鲜艳夺目。 时至今日,我们仍受到校训深刻思路和内涵的熏陶。

当时和我一起来计算机教室的有十多人,我们每个人上讲台之前都要进行试讲,这是学校的规定。 我们的教室比较大,前后都有黑板。 教室最初在一所学校教一楼,后来搬到了三楼,后来又搬到了一所实验楼(以前的老图书馆),最后搬到了二校区。

搬到第二校区的时候,学校已经设立了计算机系,发展空间也很大。 当时的学校规定每周二下午为了教室的业务而学习,周四下午为了政治而学习。 这样的学习风气,营造了良好的职业育人环境。 这么多年来,教室里所有新来的教师上课前,都要先试讲,而且是多次试讲,什么时候合格才能正式上台? 这种良好的传统一直保持到现在,我校的教学质量一直保持在很高的水平。

那时,每个人每次都要试听一节课,教室里的所有教师都在下面听,下午也能上两三个人。 话结束后,大家评论,有时一个人试着说话,要评论很久,下午只能一个人。

我清楚地记得课是《高级语言程序设计》。

我不仅写了演讲稿,还设计了篇幅,做了认真的准备。 考试的时候,从板书文章、算法流程图到现场编写程序,一气呵成,没有看讲稿。 正好是上课的时间。 我的试讲,得到了教室老师们的好评,通过了一次,以后再也没有试讲过,从此奠定了我正式走向华电讲台的坚实基础,开始了与华电的深厚联系。

华电还有个好的校风:就是领导干部听课制度。

我记得有一次我在上课,系主任钱翰原老师静静地坐在后面。 他不断地翻教材,仔细看课历,左右对照,认真听,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良好的校风巩固了我几十年的工作作风。 那就是严格认真,严格遵守教学日历,不拖不赶进度,不耽误,不提前下课。 当时学校下发正式文件,要求青年教师必须持有教育合格证、岗位培训证、社会实践证及班主任合格证4个证书。 没有这四个证书,就不能晋升职务,缺一不可。 在如此严格的教育管理下,当时教师的素养、能力、水平合格,而且他们秉承了严谨认真的华电精神。

我一直认为,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对工科学生非常重要。 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也是如此。 否则,培养出来的学生就只是“纸上谈兵”。

但一开始,我们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学生只能把机器放在动力系统的机房里。 那里有130台小型计算机。 1983年,我们成立了自己的计算机房,用外币购买了分时系统的S/09系统。

但是S/09系统的运行速度很慢,经常一个人编译的时候,来回走一圈,先问问有没有人在编译。 否则,会更慢,慢得让人无法忍受,而且一次最多只能让12个人上机。 学生进行实验前,教师要先“光盘制作”。 8英寸软盘的格式、系统文件的复制等。 虽然光盘很大,但是内存量很小,只有300kb多,只能进行编程语言的实验。

1987年我校计算中心从国外购买的VAX/785小型机投入使用后,全校老师和各专业学生均可申请使用,同时也大大改善了学生的上机条件。 目前,我校计算机系统拥有全国一流的计算机和各种先进设备,一次可同时容纳近300台计算机或开展各种计算机相关实验。 学校的办学条件与当时相比,真是天壤之别。

虽然过去办学条件比不上现在,但我们这些刚到学校工作的青年教师,可以感受到学校教学多年来的严格管理,在教学中形成了认真严谨的华电精神。 这种良好的传统和精神,经过几十年的积累,形成了当今严格的教风。 当时教室里有一位青年教师,一次试讲,一次不及格,在及格之前不能走上讲台。

为了营造良好的教育风气,学校大力宣传和树立了几位优秀教师的典型。 首次开设研究型教学数学课堂的刘国隆老师、用英语授课的曾问教授等成为教学的标杆,受到广泛赞誉。 我们系的陈宝吉教授,双手能在黑板上左右写字,是教育的绝大多数。 年,我在华北电力学院北京研究生院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进修时,选修了刘国隆教授的课,领略了大师的风采。 他的课很多,白天晚上都有课。 我选择的《矩阵论》每周上两次课,晚上7点。 刘国隆教授总是从7点到10点多一口气说话。 有时连续说三四个小时到10点30分。 中途不休息也不喝口水。 既不说话也不看书。 刘教授思路清晰,逻辑连贯、流畅,板书摘要好,提纲清晰,停顿恰到好处。 你中途昏厥的话,就跟不上他的想法了。 他的讲课、板书,以及与学生的互动,始终像一曲优美的交响曲,自由掌握着讲台、黑板、课堂内容、课堂上的学生,往往是连听课的人都疲惫不堪的时候,但他却没有精神、没有倦意,是真正的“授课神”

来华电后,我分住在南弯大厦一楼105,现在接待中心附近。 我的宿舍又黑又湿,到了夏天,特别是暑期离开回来,家里所有的东西都长了白毛,后来搬到了现在的学三舍。 四年后(1986年)妻子从外地调来了。 学校给我分了房间。 学校医院搬家后空出来的房子,在一楼。 现在波利博园的位置。 后来,我终于分了新房,在铁西统建了1号楼603室。 这次终于变成了单元房。 有二室,还有小餐馆,有厕所,有厨房,很幸福。 几年后,我搬到三中华电家属院6号楼4楼,住房条件再次得到改善。 1999年,我们搬到铁西七一南苑华电家属院,住在总高18楼4楼,是当时保定市最好的住宅。 到2004年,我搬到了现在的六层小楼,宽敞的三室两厅,还有小书房。

个人住房的搬迁、条件的改善带来了惊喜,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我校一次次前进的步伐和一次次的飞跃。

现在,一校区图书馆西边的广场,当时是可以容纳三四千人的大礼堂,约有40多排座位,全校会议也可以容纳。 礼堂里每个周末可能都会上映电影,这是当时最好的文化生活。 还举办了由李德伦指挥的中央交响乐团专场演出、徐悲鸿夫人廖静文的文化讲座、大学生文艺演出和讲座等。 每年9月初,这里都会举行新学年的开学典礼、新生欢迎和表彰大会。

现在还残留着的教二和教三之间的东大门,当时是学校的主校门,现在变成了消防通道。 西门也不是现在的样子,而是用两个比较矮小的驼色砖柱子连接着两个铁门的校门。 铁门不高,有时实验太晚了。 关门后,可以很容易地爬上去。 一进西门,就是省委曾经留下的一座老四层楼房,走在走廊上,翻起的水泥地板就哗啦啦地响。

办公楼后面是一排小平房,是总务、物流等办公室的地方。

我最喜欢办公楼后面的两排高大的白杨。 有一只鸟站在校园里,叽叽喳喳,衬托着高中的气氛。 当时的校园面积和现在一样,但感觉很宽敞。 从教三向南返回宿舍,途中必须经过小树林里和土路。

西校门路对面是职工食堂,食堂里有两张破旧的、漏了木头底色的桌子,几条简陋的长椅。 吃饭的时候,自己带饭盒、勺子、粗糙的内部钱粮券。 粮票为红色,粗粮票为土黄色,容易识别。 当时,我们每人每月定量28斤,40%的谷物。 也就是说,一个月11.2斤的白面,一天最多可以吃一次馒头。 剩下的都是棒棒面。 之后,跳伞塔旁边楼上楼下建了几十个食堂,桌子和长椅也齐全了。 食堂分成四个小组,炊事员也比原来多了很多。 各组竞争,饮食质量明显提高。 当时,食堂又大又明亮,感觉现代气氛浓厚。

我于1985年9月至1986年11月,在华北电力学院北京研究生院学习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硕士课程。 其间担任副班长、研究生院体育部长,回到电子类计算机研究室后继续任教,1986年12月代理研究室副主任,负责教学,后担任研究室副主任、主任职务,其间连续担任多位研究室党支部委员。

教室包括实验室在内约有35人。 2000年计算机系成立后,我继续担任教室主任。 计算机系分成两个教室后,我担任软件教室主任,人员27人。 在党支部换届选举中,我被党员同志们选为党支部书记和总支部委员,至今已连续三次。

科技学院成立计算机教研室时,我被任命兼任科技学院教研室主任,一直连任至今。 2014年,我被聘为科技学院教育督导组成员。

教书三十多年来,我踏踏实实、踏踏实实、踏踏实实、踏踏实实地工作、干到底,认真做好每一门课、每一个学生、每一项教学任务。 不管上多少次课,上课前都要做好备课,充实新内容,最早下课,得到学生的好评。

每年,我都因超额完成教学和科研工作量而获得首届华北电力大学十佳青年教师、科技先进个人、首届“南瑞继保奖”、教育优秀特等奖、华北电力大学优秀共产党员、保定市“三育人”先进个人、科技成果奖及教育成果奖等各类校(市)级奖励20项

1992年,我破格晋升副教授,在学校“151人才”建设中被选为中青年学术骨干。 1999年晋升教授后,被评为单位责任教授、学科教授等,获得省级以上奖金5次,公开出版著(译) 10部,5部为第一作者,3部为独立作者,发表论文150余篇。

我认为光靠自己的工作和能力是不能取得这些成绩的,这也多亏了学校良好的教育环境、好的领导和学校的支持。

衷心感谢华电!

2016年的秋天,窗外的枝叶,是这样的深绿色,天空也是蓝色的,非常美丽。 整理记忆中走过的每一个印记,我很感激和自豪能把儿时的理想和生命的付出一起交给华电!

30多年的历史,随着华电的走过,给我的记忆很长。 我是华电人,我的华电情结是永远的,我对华电的感情也是永久的。

衷心祝福华电的明天更加美好、更加辉煌!

曾任文/计算机系宋雨三岗教授、计算机系党委委员、软件研究室主任、党支部书记、科技学院教监组成员、计算机研究室主任、中国计算机学会高级会员、软件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计算机学会联络员、河北省计算机学会理事、《电力科学与工程》编委会、华北电力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两届

83年日历表农历表
上一篇:属牛人2023年的运气和财运,2023年开始走大运,财源滚滚的五大属相!
下一篇:2023年属鸡人的全年运势1981年出生,2023 年占星预测:兔年
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