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二十三的由来和风俗,腊月二十三——中国小年的来历与宜忌

2023-03-01 23:50:49

小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又称“交年节”、“灶神节”、“灶祭”等。 小年的民俗活动主要有掸尘、祭灶等。 中国幅员辽阔,各地风俗迥异,各地风俗各异,所以被称为“小年”的日子也不一样。 中国南方大多数地区以腊月为“小年”,中国北方大多数地区以腊月为“小年”。 新年通常被认为是忙碌的一年之始,它意味着人们开始年货、打扫尘土、准备炉灶等,准备打扫卫生过个好年,表达了人们辞旧迎新、迎福的美好愿望。 炉灶在我国民间有几千年的历史,反映了中国人追求“温饱有余”的梦想。

历史上,许多文人墨客在灶上作诗。

《祭灶诗》

宋吕蒙正

一杯清汤诗一篇,灶君今日青天;

玉皇问人,乱世文章不值钱。

《祭灶词》

宋范成大学

农历腊月二十四,朝天想对天说点什么。

云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祭。

猪头烂热双鱼鲜,豆沙甘松粉饵团。

男子酌量递上女儿避开,互相斟酒烧钱以取悦灶君。

媓子斗君莫闻,猫狗角秽君莫嗔;

醉君登天,杓长杓不盖云,

拿利市回程的积分。

《纵笔三首其三》

宋苏轼

北方的船没有大米,由于微醺的经济衰退,撑不了半个月。

明日东家作灶,只鸡斗酒定舎吾。

祭灶

祭灶是一种古老的风俗。 过去,我国许多地方家家户户的灶间都设有“灶神位”,人们称之为“灶司令”。 灶神的职责是扛灶火,管理饭菜。 灶在中国的起源非常早,现存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礼记》《礼器》篇。 澜在中国民间有几千年的历史,澜神信仰是中国民间对“衣食丰裕”梦想追求的反映。 民间有“官三民四船五”之说,意思是官家的年事为腊月二十三,农家为腊月二十四,水上家为腊月二十五。 其实,小年没有“官小年”、“民小年”之分,只是地方上的小年有不同的概念和日期,和同一个地方的官、民小年是一样的。

清代以前,许多地方的炉灶都定在腊月二十四日。 晋周处所著《风土记》 :“腊月二十四日晚,祭灶,灶神次日登天,事白一岁,先祭之。” 像范成大的诗《祭灶祀》一样,“古传师走二十四,灶君想对天说点什么。 ’还有明代于谦的《腊月二十四夜口号》。 清朝前期和中期,炉灶一直是腊月。 而且,至少到了乾隆时期,是腊月二十四日的祭祀。 《清嘉录》卷十二《十二月念四夜送灶》 :“俗称腊月二十四夜为念四夜,夜送灶。 从清中后期开始,帝王家在腊月廿三举行节日,为了“省钱”,顺便拜谒了贞王。 因此,北方地区多在腊月二十三日祭灶。

掸掉灰尘

年的这一天,还是掸掉灰尘的日子。 过新年意味着离春节不远了,新年这一天人们通常会把室内打扫得很彻底,俗称打扫。 掸掉灰尘是为了驱走旧年、驱走不祥、为迎接新年做好充分的准备。

这个风俗在现代也流传着。 人们把从小到除夕称为“迎春日”,也称为“扫尘日”。 “扫尘”是指年末的大扫除,家家户户这天要打扫环境,打扫各种器具,掀被子窗帘,扫六闲庭,掸掉灰尘、蜘蛛网,疏浚明渠暗沟。 到处洋溢着欢乐卫生、廉洁迎春的气氛。

吃炉灶里的糖

今年这一天,还有吃炉灶糖的习惯。 炉灶里的糖最初是祭祀炉灶、退出炉灶时的供品,主要原料是麦芽糖,另一种是在江米粉中加入糖稀制成。 炉灶里的糖多呈圆形,像瓜子一样空心,因此也被称为“糖瓜”。 由于滩粘性特别大,入口粘有牙齿,故又称“胶牙糖”。 北京俗称“关东糖”,因为是用关东的传统制法制作的。 上海、江苏的颚糖呈元宝形状,又称“糖元宝”。 (扬州人还在下巴糖中插上一朵碧绿的喜花,又称“元宝灶饭花”。 也被称为(二十四糖)。 在山西地区总称为“麻糖”。 还有水芹、葫芦、小鸡、鸭子等各种形状的炉子。

人们认为,颚糖很黏糊,用糖粘上了笃神的嘴,可以让他不再前几天说人家的坏话和错误; 另外,因为它的味道很甜,所以灶王爷吃了糖之后,嘴里很甜,就能说很多好话。

剪窗花

年通常为过春节做准备,剪窗花是最盛行的民俗活动。 窗花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是剪纸品种之一。

洗个澡

大人和孩子都要洗澡理发。 民间有“有钱没钱,剃头过年”的说法。 吕梁地区讲究腊月二十七洗脚。 这天傍晚,婆婆和汝子用热水洗手。 一无所知的女孩,大人们也要把脚擦干净,不留污渍。 民间说:“腊月二十七,婆媳汝都洗手。 不洗手、化脓危害水7个月”俗语。

结婚

过了新年,民间普遍认为神灵上天了,百无禁忌。 娶妻、雇女儿,不择日子,叫赶乱婚。 到了年末,举行婚礼的人非常多。 民谚说:“岁晏乡下忙嫁人,宜春帖逗春光。 灯前姐妹是私相语,守岁今年是洞房”的说法。

腊月二十三的由来和风俗
上一篇:2022年农历12月17日黄道吉日查询,祭祀烧的\\u0026#34;钱\\u0026#34;都存到哪里了:古代中国的幽冥观念与寿生信仰
下一篇:2023年1月最吉利的日子一览表,2023年1月总结
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