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正史郭嘉厉害吗(在三国正史中,郭嘉的军事能力比得上司马懿吗)

2023-08-20 09:44:44

三国正史中,郭嘉的军事能力和司马懿比得上吗?

论军事能力,郭佳媛在司马懿之上,郭嘉为曹操出谋划策,以弱胜强,打败了袁绍,袁绍是曹操最倚重的谋士。赤壁之战失败后,曹操说:“如果郭奉孝(郭嘉)在这里,他就不是一个人了。”。司马懿的军事生涯是以攻弱为主,并没有表现出强大的军事才能,但他的政治才能却是无与伦比的。

三国正史郭嘉厉害吗(在三国正史中,郭嘉的军事能力比得上司马懿吗)

郭嘉真的那么厉害吗?他有什么成就

作为三国时期最著名的谋士之一,郭嘉在正史《三国志》中对他的介绍和事迹描述很少,但这并不能抹杀他是一个天才谋士的事实。晋代著名学者傅玄在《付梓》中对其进行了描述。比如郭嘉著名的十胜十败说就出自付梓,但在三国正史中却找不到。

三国时期,英雄群起,逐鹿中原,战乱不断。郭嘉有一种预感,他选择隐居在山野,等待机会的诞生。后来曹操称霸朝廷,势力发展很快,很难用人。在于迅的推荐下,郭嘉得到了曹操的赏识。第一次见曹操的时候,他问郭嘉,我要攻打袁绍,但是袁绍太强大了,打不过。我该怎么办?郭嘉此时提出十胜十负论,从不同方面对比袁绍和曹操,认为袁绍会先败,建议曹操在袁绍无暇顾及南方的情况下击败吕布。

官渡之战,郭嘉成功预言孙策不会进攻许都,并预言孙策最终会被刺客杀死。没过多久,预言就实现了。

袁绍死后,曹操要灭草,郭嘉建议隔岸观火。很快,袁兄弟的室友被打败了。远征奥马鲁期间,郭嘉奇袭卢龙塞,大败蛮夷。

正是在郭嘉的帮助下,曹操才得以在短时间内统一北方,稳定政权。曹操甚至把郭嘉抚养成了孤儿。可惜郭嘉38岁英年早逝。曹操不止一次当着周围人的面悼念郭嘉,甚至高喊丧孝、丧孝、惜孝,尤其是在赤壁之战和曹操战败的时候。如果郭嘉活得长一点,他留下的名声不亚于三国时期的卧龙凤雏,但他英年早逝。

三国正史中武将的排名。。。

在正史中,武将单挑的场景很少,很难做什么排名。但是可以通过一些逻辑分析来判断。

首先,一般承担主子保镖角色的都是战斗力强的,包括董卓的吕布,魏国典韦的储旭,蜀国的赵云,吴国的周泰。吕布经常在这里领兵,赵云是在张观死后才独立领兵的,这是身体有勇有谋的典故,其他几个保镖都是专职的,不领兵。

在这些侍卫中,典韦和储旭同时存在时,曹操更重视典韦,说明典韦或多或少比储旭强。储旭曾经和马超打成平手,马超和张飞打成平手,张飞比关羽略高(关羽没赢过纪灵,张飞赢过纪灵)。

何况吕布不仅是侍卫,还是将军。他的手下还聚集了华雄、张辽、高顺等。在为数不多的几次出场中,他从未输过一对一的战斗。最精彩的履历是在辕门射戟,估计黄忠也很难做到。所以个人认为吕布还是很强的,只是战败而死,表现的机会不多。

说到武力,我不得不提到杨文。18岁时,这个男孩以数千计。

作者:Colin Yu

郭嘉和诸葛亮谁更厉害?

其实郭嘉和诸葛亮不仅作为个体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而且在各自阵营中的分量也是一样的。刘备得到诸葛亮的说法后说,孤里有孔明,鱼里有水。曹操得到郭嘉后,说:要想成为大商,就必须是这个人。临终之际,刘备信任诸葛亮;而曹操对郭嘉,也一度想后来事归。只是因为郭嘉英年早逝,我们没有看到那一天。同理,郭嘉也没有诸葛亮聪明。诸葛亮二十六岁出山,五十四岁去世。他为刘备集团服务了二十八年,有十一年是他在独揽大权。郭嘉侍奉曹操/p>

然而,虽然只是短短的十一年,郭嘉却留下了辉煌的业绩。郭嘉在曹操军中时,曹操成功统一北方。郭家颐死后,曹操的军事成就乏善可陈。用周泽雄先生的话说,他也和马腾、韩遂这样的几个土匪军阀打过交道。对付孙权和刘备这两个枭雄,有点招架不住,差点被烧死在赤壁。当然,刘备转败为胜不仅仅是因为诸葛亮;曹操仕途受阻,不仅仅是因为失去了郭嘉。我们不应该夸大个人的作用。但郭嘉的死,确实是曹操的一大损失。所以当曹操退到赤壁的时候,他在天空中叹了一口气,突然冒出了这么一句话:郭奉孝在这里,所以不要在这里寂寞!

这句话到了《三国演义》就变成了这样一个场景:曹操华容道逃走,回到南郡,曹仁设宴抑警,众谋士到场。曹操突然抬头看了看天空。顾问们说首相被杀时毫无畏惧。现在他已经安全回城,人有粮,马有料。他可以重组军队为自己报仇。为什么反而哭了?曹操说,我是为郭奉孝哭的!我要是孝顺,绝对不会有这么大的损失!然后他捶胸大哭,唉,孝顺!孝顺就疼!惜孝!于是所有的谋士都沉默羞愧。

曹操的叹气或伏在胸前哭泣,受到了毛宗岗父子的批评,他把这种哭泣与典韦在宛城之战中的哭泣联系起来。我们在《铁》一集中(第八集)讲述的宛城之战的故事,是建安二年(公元197年)正月,刚刚投降十多天的张绣,在谋士贾诩的计谋下,突然叛变。猝不及防的曹操在典韦的拼死挣扎下活了下来,而他的长子曹昂、侄子曹安和心爱的典韦都在战斗中丧生。事后,曹操祭奠典韦,痛哭流涕。《三国演义》第十六回,曹操是这样哭的:我断长子而爱侄儿,无深痛。我一个人为典韦哭了!所以他身边的士兵都很感动(大家都叹气)。

这真的是曹操版的刘备落井下石。大家都很熟悉刘备摔孩子的故事,就是赵云在长坂坡救出阿逗后,刘备把孩子摔在地上说,给你,好孩子,会伤到我的一个将军。赵云惊讶得扑倒在地,哭着说要用肝脑涂地。你看,曹操不为儿子哭,刘备却不爱儿子。结果士兵心存感激,真的是一样的。

同样,哭典韦也比哭郭嘉好。毛说曹操以前为典韦哭,后来又为郭嘉哭。哭典韦的哭,是感动所有战士的;哭郭嘉的哭,是为了羞辱谋士。前哭不如赏,后哭不如打。我就不信奸夫的眼泪既能当钱又能当丝。于是毛宗岗父子冷笑说,奸臣之奸,实在可笑。

这个批语当然精彩,可惜曹操对典韦和郭嘉的哭诉和刘备扔孩子一样

。是的,典韦服丧的时候,曹操确实来过追悼会,但是他从来没有说过,我失去了长子,我爱我的侄子,没有很深的痛苦..曹操确实说过郭奉孝在这里,所以不要一个人,但是他没有哭。我们不知道他是在什么场合说的,更不知道有没有顾问在场。那一幕是罗贯中的浪漫,不靠谱。也就是说,毛宗岗父子批判的是小说中的曹操,而不是历史上的曹操。

历史上的曹操并不可笑。他的叹息不一定是为了羞辱辅导员。其实曹操赤壁之败原因很多,主要责任不在谋士。况且曹操的谋士也不是无能。比如孙刘之盟,早就认定此人是程羽。曹操拿下荆州后,继续沿河而下,有人反对。这个人就是贾诩。可惜毛不服从,军队就无利可图了。可见曹操的谋士是兢兢业业,称职的。他怎么能以怀念郭家来让所有辅导员蒙羞为借口呢?

那么,曹操为什么叹气呢?其实曹操是在感叹自己过早失去了郭嘉。《三国志·郭家传》说:太祖收荆州时,在巴邱染疫,烧了他的船,叹曰:‘郭奉孝在此,必不独在此!也就是说,如果郭嘉还活着,事情就不会这样了。

为什么不能这样?因为郭嘉是军事天才。他学识渊博,足智多谋,触类旁通,总是临时起意,做决定,而且他很有独创性,令人惊讶。比如曹操三次与吕布作战,将士疲惫不堪,准备退兵。郭佳丽坚持再战,断定再战必胜。结果吕布被俘。曹操攻克袁谭、袁尚,甚至连战,将领主张再战,郭嘉主张退兵。结果袁谭、袁尚兄弟陷入困境,曹操从中受益。曹操打袁绍,有人担心孙策会趁机偷袭许都,郭嘉却不会说话;曹曹征黑药丸,有人担心刘表趁机偷袭许都,但郭嘉说他不会来。结果呢?果然不出郭嘉所料。

郭嘉不仅预见性强,而且敢于冒险,走钢丝。比如打官渡和征五万这两次,别人的担心不无道理。按照常理,孙策和刘表肯定是浑水摸鱼,在曹操背上插一刀。偏偏郭嘉敢断言他不会,偏偏曹操敢听他的,冒这么大的风险。其实这一次官渡之战多少有些侥幸。这个我们以后再说。但征乌湾之战,确实体现了郭嘉的军事天才。

乌丸,又名乌桓,是生活在中国北方的少数民族,一直投靠袁绍。官渡之战后,袁绍病死,袁谭和高倩被杀。袁尚、袁被曹操击败,于建安十年(公元205年)逃往乌丸,试图借乌丸之力与曹操抗衡。所以曹操要想消灭袁残余势力,统一中国北方,就必须攻克乌湾。但是乌丸不好玩,很多人不主张玩,最后的胜利也很危险。裴松之根据《武帝纪》的反映,引用了《曹丕传》。当时天寒地冻,荒无人烟,连续行军200里没有一滴水,口粮所剩无几。曹操杀了几千匹马为食,挖进三十多尺取水。于是,曹操回到邺城后,下令彻查,并奖赏那些曾劝他不要攻克乌桓的人。曹操说我的胜利完全是侥幸。君子的劝阻是最好的解决办法。可见这场战争确实惊心动魄。

其实当时反对征服吴湾的人也不少。根据三国志和梁武帝的记载,反对的理由主要有两个。第一,他们认为袁尚只是一个逃亡的陆吾。乌丸野蛮贪婪没有亲人,哪里会帮袁尚?所以没必要打。第二,他们认为乌湾地处偏僻。一旦我军出征,刘备必须鼓动刘表趁机攻打许都。万一变了,就没有遗憾了。所以,我打不起来。

但郭嘉认为自己能打,应该打,能赢,所以为这一仗据理力争。根据郭家川的反映,郭家想,第一,五万虽远,但因为远,所以他们必须依靠,不能装备。出其不意,出其不意,就一定能打他个措手不及,这样就能粉身碎骨第二,袁绍家族的影响力不可小觑,三郡五万的实力也不可小觑。他们一旦联合起来,就会把领主的大臣们招死,成为一个令人垂涎的计划。恐怕青州、冀州都不再是我们的了。至于刘表——这是第三点,但他是个空谈家。他很清楚自己的才华不如刘备,所以对刘备有所防备,不知道如何对待刘备。委以重任,怕你驾驭不了;不担起重任,刘备肯定不会真心实意地帮助他。所以,尽管我们虚拟探险,也不用担心后院起火。曹公,你放心吧!

果然不出郭嘉所料。据裴松之引用的《三国志传》和《汉书·晋书·春秋》记载,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曹操到乌湾,刘备劝刘表攻许都,刘表不做(后主说表攻许,表不能用)。当曹操从乌万王的大本营柳城(今辽宁省朝阳市附近)迁走时,刘表后悔当初没有听刘备的话,失去了一个大好机会。刘备只好安慰他说,现在天下大乱,战乱频繁。每天都恨不得打。机会多的是。如果你以后能反应快(应该是后者),这一次就不可惜了(恨还不够)。其实刘表的机会在哪里?曹操平定三郡五万后,很快就把矛头指向了他。他还没来得及和曹操本人对质,就去见上帝了。

曹操接受了郭嘉的建议,没有理会刘表,率军北上。五月,到达易县(今河北雄县西北)。这时,郭嘉对曹操说,士兵正在迅速增加。现在是千里奔袭,包袱多,速度慢,很难速战速决。一旦消息传出,对方就会有所准备。不如离开战壕,日夜兼程,打他个措手不及。曹遂其计,率轻兵到了武东(今天津蓟县),然后在当地名人田畴的带领下,抄近路经(今河北玉田北)、卢龙塞(今河北喜峰口)、白潭(今河北宽城)、平岗(今河北平泉),登上了距柳城仅二百余里的白狼堆(今辽宁步油图)。这时,吴万王踏上了台阶

直到这时,他才知道曹骏来了,于是他冲过去迎战。结果他战败被杀。袁尚和袁也不得不去辽东,去找公孙康。

看来郭嘉真是见多识广。所以《三国演义》把这场战争的最后胜利归功于他。这个故事我们以前讲过,就是黑丸破后,曹操按兵不动,不急于消灭投奔公孙康的袁尚和袁,而是等公孙康把这两个人的首级送来,公孙康就这么做了。这本来是曹操自己的决定,但《三国演义》说是郭嘉的锦囊妙计,叫做郭嘉遗集辽东。《三国演义》当然不想把曹操写得太漂亮,但同时恐怕也是因为郭嘉真的足智多谋。

事实上,罗贯中的嫁接并非毫无头绪。郭嘉也确实有过类似的想法。根据郭家川的反映,袁绍死后,袁尚和袁谭也被曹操打得落花流水。当时所有将领都主张高空消灭那两个,郭嘉说没必要。还不如等兄弟俩自己打。郭嘉的分析是:袁尚和袁谭因为争接班人而不和,又都有自己的谋士,必然是一场灾难。如果我们努力推动,他们会互相帮助;如果我们不管他,他们就会互相争斗。所以,我们要制造南征刘表的局面,等待他们的事变,如果把它变成打击,就可以一举决定了。果然曹操的军队刚开到西平(今河南省西平县),袁尚和袁谭争冀州,曹操就占了便宜。

现在,我们不难看出为什么郭嘉如此难以捉摸。原因很简单,就是他已经把人琢磨透了。他识破了袁绍、吕布、孙策、刘表、袁尚、袁谭,这才又敢轻举妄动。难怪曹操说郭嘉看时事、看军务,超越他人。其实时事军事都是人事。只有擅长人事,才能擅长时事和军事!

郭嘉真的很会看人。他不仅看穿了敌人,也看到了主人。曹操的声明说:每次大讨论,敌人都会控制变化。我还没决定,我会做到的。可见郭嘉在判断的时候,经常想到曹操的面前,并且经常帮助曹操下定决心。但这显然有一个前提,就是曹操的性格能让郭嘉安心出谋划策,敢于冒险,敢于出其不意。如果袁绍优柔寡断,刚愎自用,野心勃勃,嫉妒心强,郭嘉的聪明才智就派不上用场了。可见郭嘉的成功也是曹操的成功。这样的成功在历史上是罕见的。不难想象,如果郭嘉在赤壁之战中活着,一定会突然袭击,让曹操转败为胜,转败为胜。这就是为什么曹操想说,郭奉孝在这里,不要丢下他一个人..可惜那时候郭嘉已经不在了,不然,恐怕历史又要重写了,三国演义又要从头开始了。因为就算郭嘉没有拯救世界的力量,他和诸葛亮之间,至少会有一场斗智斗勇的好戏。

上一篇:三国正史甘宁之死(三国演义中甘宁是怎么死的)
下一篇:三国武力真实排行30名(正史三国武力真实排行30名)
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小火箭